傳統物流仍是物流大廈的中流砥柱智慧物流是發展趨勢
運輸、倉儲和物流平臺是物流中的3個核心環節,按照地域分類,可以分為遠程或異地物流和城市物流。傳統的物流主要是遠程和異地的物流,解決企業對企業之間的需求,個人需求更多通過郵局體系完成。
物流發展到現在,特別是隨著電商的發展,除了解決企業對企業的需求外,還有大量個人用戶的服務,也就是to C 服務,從to C 業務中就分化出很多新品類。在傳統的水陸空大型物流運輸之外,還出現了物流管理平臺、信息平臺、交易平臺等平臺型企業,在倉儲方面除了傳統倉儲,也出現了個人倉儲、電商自建倉儲等形式。

如果說走在臺前的,每天與消費者打交道的快遞、同城以及各種整合供求信息的物流平臺是物流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的枝葉,那么傳統的解決企業與企業間物流需求的水、路、空、管道運輸,就是物流大樹的軀干。融入每一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只有樹葉和枝丫(便捷的快遞、O2O物流信息平臺、智能快遞柜等),但是如果沒有軀干輸送營養和能量,這棵大樹也沒辦法茁壯成長。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統計,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19.2萬億元,總費用額為10.8萬億。而同期我國全社會商品房銷售額為8.7萬億、全社會住宿和餐飲總費用為0.85萬億,物流行業的總費用額均遠高于公民日常直接接觸的行業,可見物流行業在整個社會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物流產業的長足發展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的影響也將十分深遠,傳統物流需要革新,加碼新技術,才能提高效率,發展更好。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偏高,根據物流采購聯合會統計,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值為18%,遠高于美國8%占比。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是導致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而利用現代新技術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的“智慧物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使傳統物流更高效。
智慧物流的智慧發展
“智慧物流”是2009年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等多部聯合提出的概念。智慧物流重視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順應歷史潮流,也符合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跟蹤與智能控制的發展新趨勢,也符合物聯網發展的趨勢。

當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推動著中國智慧物流的變革。
互聯網+可以組合出成千上萬種解決方案。“互聯網+物流”帶來的物流生態網的革新,實際上就是發揮互聯網作為平臺開放、交互的優勢,提高物流信息共享互通效率,從而降低成本。
大數據是智慧物流發展的另一要素。針對物流車空載率較高的問題,就可以利用大數據解決。例如菜鳥網絡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整合物流公司、商家、消費者以及第三方社會機構的數據,使物流公司和商家的信息化對稱程度得到極大提升。
大數據驅動的智能揀貨和智能算法,能幫助電商提高物流效率。經常網購的消費者不難發現,當你買了一件T恤后,過幾天再打開購物APP,首頁就會出現同種風格的衣物推薦以及搭配指南,這就是大數據分析用戶數據之后提交給電商后臺的結果,當然,未來入駐中浩德電商產業園或浩德云倉的客戶,屆時也將坐享浩德云倉提供的大數據分析結果,如客戶在各個電子商務平臺上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數量、潛力,以及老客戶的個人資料、交易行為、忠誠度等信息,同時深度挖掘潛在客戶,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激發購買的積極性,定向推送產品信息,實現精準營銷。這都將在浩德云倉得以實現。
(一)行業發展概況
1、行業概況
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應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是運輸、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等多項基本活動的統一整體。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 物流業正在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并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優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征。國外發達國家物流行業,在高新技術支持下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提高經濟效益、產業升級、企業重組的關鍵因素,也成為社會經濟的基礎部分。物流行業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正在極大地改變著目前的商務模式和生產模式,也越來越凸顯出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 具有普遍影響力。從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現狀看,物流業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針對國內物流行業,整體表現在總額逐漸增加、成本逐漸降低、效率不斷提高等幾個方面。同時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相關政策的穩步推進,國家計劃建設一批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互聯互通、順暢銜接的外向型物流樞紐基地,提高進出口貨物的集散能力; 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向周邊國家境內發展,形成內外相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和聯通國際國內的物流大通道,增強物流對“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實施的支撐作用;國內各區域也將國際產能合作與“一帶一路”戰略同步推進,利用好現有合作機制和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投融資平臺,深入參與周邊的經濟口岸建設,推進大項目互信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2、國內行業現狀和趨勢
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 它連接經濟的各個部門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國內物流行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物流總額不斷增長
近年來,雖然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速減緩,但由于經濟仍保持穩定增長也拉動著物流行業的剛性需求。 2016 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 229.7 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6.1%,增幅比上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呈現穩中趨緩,增速小幅回升的發展態勢。從構成情況看, 2016 年工業品物流總額 214.0 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6.0%,增速比上年回落 0.1 個百分點;進口貨物物流總額 10.5 萬億元,增長 7.4%,提高 7.2 個百分點;農產品物流總額 3.6 萬億元,增長 3.1%,回落 0.8 個百分點;再生資源物流總額 0.9 萬億元,增長 7.5%,回落 11.5 個百分點;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 0.7 萬億元,增長 42.8%,提高 7.3 個百分點。整體中國社會物流的總額雖然在增速上呈現減緩的趨勢,但整體物流行業還是處于一個上升階段。
全國社會物流總額

(2)社會物流總費用不斷增長
伴隨社會物流總額的增加,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和管理費用)也保持增長趨勢。 2016 年社會物流總費用 11.1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2.9%。 2010-2016 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年復合增長率達 7.73%3,反映我國物流行業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費用規模也不斷擴大。
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

從構成看, 2016 年運輸費用 6.0 萬億元,較 2015 年度增長 3.3%;保管費用3.7 萬億元,增長 1.3%;管理費用 1.4 萬億元,增長 5.6%4。我國的物流發展階段已從傳統的運輸功能轉向綜合式的物流服務發展。
各項物流費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物流行業效率逐步提高
國際通行以全社會的物流總費用占 GDP 的比例來衡量整個經濟體的物流效率,社會物流總費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表示該經濟體物流效率越高、物流發展水平越發達。近年來我國物流總費用占 GDP 的比例總體呈緩慢下降的趨勢,從2010 年 17.8%逐漸下降至 2016 年 14.9%5,表現出我國物流效率逐漸提高。 2015年 8 月 13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到 2020 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目前 16.6%的基礎上再下降 1 個百分點,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保障和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2014-2016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

2016 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 229.7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6.1%。隨著經濟生產和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展, 我國對物流行業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同時,物流總費用占物流總額的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這表明隨著物流技術的進步,物流單位成本費用在逐漸降低,物流行業的利潤水平也有所提升。但物流總費用占GDP 的比重相對于發達國家仍較高,未來我國物流行業的利潤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現代物流行業中,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之間利潤水平差異較大。對于只能提供傳統運輸、倉儲業務,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原始和單一,管理模式和技術裝備比較落后的物流企業,其利潤水平較低;而對能通過不斷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物流系統運行效率和效益的綜合物流企業,則可以維持業內較高的利潤水平。未來,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我國現代物流行業的整合會進一步加快,市場競爭將由單一價格競爭轉向技術、服務、品牌、營業網絡和市場推廣能力等綜合實力競爭,優勢物流企業將會在競爭中獲勝,其利潤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