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分析

健身行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國家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全民健身計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為健身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和保障。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健身基礎設施的投入,推動了健身場館的建設和改造,為健身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 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健身消費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和需求。2021年中國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為2596元/人,遠遠低于美國的人均消費14269元/人,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面臨著工作壓力、生活節奏、環境污染等問題,健身成為一種有效的緩解壓力、保持健康、提高幸福感的方式。
- 消費觀念的轉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居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和體驗消費轉變。健身消費不僅僅是為了健康,也是為了美麗、自信、快樂、社交等多重目的。健身消費者的年齡、性別、教育、職業等特征也越來越多樣化,健身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智能化。
- 科技創新的推動??萍嫉陌l展為健身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應用,使得健身行業的服務模式、產品形態、消費場景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線上健身平臺、智能健身設備、可穿戴健身配套產品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為健身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高效、有趣的健身方式。同時,科技的創新也為健身行業的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等提供了新的可能,為健身行業的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智慧化運營等提供了新的支撐。
根據以上的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對健身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如下的分析:
- 健身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2018-2021年,國內健身市場規模分別為5574億元/6488億元/7151億元/7866億元,預計2021-2016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3.5%,2026年國內健身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14793億元。其中,線上健身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明顯高于線下健身市場,預計線上健身市場占比由2021年的47%提升至61%,超過線下健身市場。
- 健身行業的用戶規模將持續擴大。2018-2021年,國內健身人群數量分別為2.32億人/2.57億人/2.83億人/3.03億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為全球健身 人群 (即每周參與兩次以上健身活動的人士)最多的國家,預計2021年-2026年,中國健身人群的復合年增長率為美國及歐洲的近兩倍,中國2021年至2026年的符合 年增長率為13.5%,中國/美國/歐洲的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6.5%/3.4%/3.0%,2026年中國健身人群達到4.16億人。
- 健身行業的服務模式將更加多樣化。隨著健身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健身行業的服務模式也將更加豐富和靈活,包括線上線下的融合、社交化的互動、智能化的輔助等。線上線下的融合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智能設備等,將線上的健身內容、課程、教練等與線下的健身場館、器材、活動等相結合,實現健身服務的無縫對接和優化。社交化的互動是指通過社交媒體、直播平臺、社區論壇等,將健身消費者、教練、明星、達人等相互連接,實現健身服務的共享和傳播。智能化的輔助是指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將健身消費者的健康數據、健身效果、健身建議等進行采集、分析、應用,實現健身服務的精準和個性化。
- 健身行業的產品形態將更加創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健身行業的產品形態也將不斷創新和升級,包括健身器材、健身服飾、健身營養品等。健身器材是指用于健身鍛煉的各種設備和工具,如跑步機、動感單車、啞鈴、瑜伽墊等。隨著智能化的發展,健身器材也將更加智能化和互聯網化,如智能健身鏡、智能跳繩、智能手環等,能夠實時監測和反饋健身數據、效果、建議等。
健身服飾是指用于健身鍛煉的各種服裝和飾品,如運動服、運動鞋、運動帽等。隨著時尚化的發展,健身服飾也將更加時尚化和個性化,如定制化、功能化、環?;?,能夠滿足健身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審美需求。健身營養品是指用于補充健身鍛煉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和物質,如蛋白粉、維生素、氨基酸等。隨著科學化的發展,健身營養品也將更加科學化和安全化,如基因檢測、定制化、植物化等,能夠根據健身消費者的個體差異和健身目標,提供更合適和更有效的健身營養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