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雞行業發展趨勢及現狀分析2023
白羽肉雞是一種優質的肉雞品種,具有生長快、抗病力強、肉質細嫩、肉比例高等特點,是國內常見的雞肉品種之一。白羽肉雞行業在我國的地位愈加重要,各個方面的支持度也在逐漸提高。本文將從白羽肉雞行業的市場規模、供需結構、技術創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其發展趨勢及現狀。

一、市場規模
2022年,我國雞肉產量為2010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白羽肉雞產量為1180萬噸,占比58.7%,同比增長3.6%。白羽肉雞的需求量約占全國雞肉需求量的15%左右,市場空間巨大。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消費水平的提升,白羽肉雞等優質肉類產品的需求量將會繼續增加。預計2023年,我國雞肉產量將達到2080萬噸,同比增長3.5%。其中,白羽肉雞產量將達到1230萬噸,同比增長4.2%。
二、供需結構
從供給端來看,白羽肉雞的供應量受到祖代種雞的影響。祖代種雞是白羽肉雞的源頭,其存欄量決定了白羽肉雞的產能。目前,我國白羽肉雞的祖代種雞主要依賴于進口,主要來源于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由于海外禽流感疫情的蔓延,我國祖代種雞的引種量大幅下降。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2年,我國白羽肉雞祖代種雞的引種量為76.28萬套,同比下降34.17%,處于近五年最低水平。這將導致白羽肉雞的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預計2023年,白羽肉雞的供應量將低于需求量,市場供需將呈現緊張態勢。
從需求端來看,白羽肉雞的需求量受到消費者的偏好和市場的競爭影響。白羽肉雞的消費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消費者,主要是家庭和個人,他們對白羽肉雞的品質、安全、價格等有較高的要求;另一類是間接消費者,主要是食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團體食堂等,他們對白羽肉雞的規格、數量、穩定性等有較高的要求。白羽肉雞的市場競爭主要來自其他肉類產品,如豬肉、牛肉、羊肉等,以及其他雞肉品種,如黃羽肉雞、肉雜雞等。白羽肉雞的競爭優勢在于其生長快、肉質細嫩、肉比例高、價格相對低廉等特點,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三、技術創新
白羽肉雞行業的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育種、養殖、屠宰、加工等方面。育種方面,我國白羽肉雞的育種水平還有待提高,目前主要依賴于國外的品種。2021年,我國迎來了首批3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國外種源的壟斷,也讓我國在白羽肉雞市場上游調節的自主性大幅增強。未來,我國白羽肉雞育種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培育出更適合我國養殖條件和消費需求的品種。養殖方面,我國白羽肉雞的養殖技術不斷升級,新型養殖設備和獸藥產品不斷涌現。這些技術創新將大大提高養殖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養殖成本和風險。屠宰方面,我國白羽肉雞的屠宰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的屠宰設備和流程不斷完善。這些技術創新將大大提高屠宰效率、保證產品安全、滿足市場需求。加工方面,我國白羽肉雞的加工技術也在不斷創新,新型加工設備和產品不斷出現。這些技術創新將大大提高加工效率、豐富產品品種、拓展市場渠道。
四、政策扶持
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白羽肉雞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畜禽肉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畜禽屠宰管理條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畜禽養殖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這些政策旨在規范白羽肉雞行業的生產經營行為,提高白羽肉雞的質量安全水平,促進白羽肉雞行業的綠色發展。同時,國家還通過財政補貼、信貸支持、稅收優惠、保險保障等方式,為白羽肉雞行業提供了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支持,激發了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活力。
五、總結
綜上所述,白羽肉雞行業是我國畜禽養殖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在需求、供給、技術、政策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下,白羽肉雞行業未來將會持續發展壯大,為我國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