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是我國乳制品行業穩定發展的一年
近日,國際乳品聯合會(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在2019中國全球乳業(CGD)合作發展論壇上表示,2019年度是我國乳制品行業穩定發展的一年,生產、消費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廣大消費者恢復了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
宋昆岡預計,2019年度,原料乳收購價格仍會保持相對穩定,但奶源供應可能會出現趨緊的現象;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將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生產企業應保持定力,不搞市場惡性競爭。
數據顯示,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本級)共抽檢乳制品10次、1670批次,合格1669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9%。2019年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抽檢乳制品22903批次,合格22863批次,不合格40批次,合格率99.83%。
宋昆岡表示,中國乳業經過10年臥薪嘗膽、砥礪前行的整頓改造,目前已是技術裝備先進、管理規范、產品質量穩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制造業。但是,中國乳業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問題與矛盾也日顯突出,已成為制約乳業發展的障礙。
原料奶生產增長乏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奶類總產量2008年3236.2萬噸,2018年為3176.8萬噸。奶源不足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乳制品產量增長速度放緩。從1998年到2008年10年間,全國乳制品產量平均增長率為28.2%,而2009年至2018年為7.1%。從2013年以后,年增長率在5%左右,其中2014年增長率為負數。
中國已進入世界高奶價市場行列。10年間,奶牛飼養規模逐步擴大,超大型牧場比比皆是,飼草飼料供應難度大,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飼養成本高,環保壓力大,造成原料奶價格步步高升。
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我國奶畜飼養主要在北方,而消費區則是在東部和南部,“北奶南運”“西奶東運”現象越來越多。
“都市型”乳業與“牧區草原型”乳業都面臨著各自的難題。“都市型”乳業由于資源條件所限及環保的壓力,奶牛飼養受到了制約。“牧區草原型”乳業產品基本是耐儲存、便于遠途運輸的乳粉,但乳粉價格缺乏競爭力,而不得不減產或停產。
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由于我國乳品消費習慣的差異,干酪、奶油等產品基本不生產。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所用乳清制品完全依賴進口。我國乳制品結構性短缺及成本價格的差距,造成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乳制品市場處于結構性過剩與短缺的矛盾之中。目前各種液體乳產品琳瑯滿目,品種齊全,國產的、進口的,貨源充足,應有盡有,促銷活動層出不窮,已處于相對飽和狀態。但原料型的乳粉、干酪、奶油、乳清制品、乳蛋白產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傳統銷售模式正在逐步被網上銷售新模式所替代。互聯網時代,傳統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的轉變,區域分級銷售、渠道直銷等線下銷售逐漸被線上、網店銷售所取代,特別是在快速消費品市場顯得尤為突出。
宋昆岡認為,針對我國乳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應盡快進行轉型升級,改變發展模式,優化產品結構,發展縱向與橫向聯合,加強國際合作,走出一條中國乳業持續穩定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