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產業市場規模、增長因素、競爭格局及未來趨勢分析
PCB(PrintedCircuitBoard)是在絕緣基材上形成導電線路圖形的功能板,用于電子元器件的電氣連接與支撐,是電子信息產品的核心基礎元件。按基材可分為剛性板(R-PCB)、柔性板(FPC)、剛柔結合板;按層數分為單/雙面板、多層板;特殊類型包括高速高頻板、HDI板(高密度互連)、封裝基板等。
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23年全球PCB圖形轉移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億元,2016-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0.34%??。此外,2023年中國PCB圖形轉移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10億元,2016-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1.59%?。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3年全球PCB產值達848億美元,2019年到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45%?。而2024年全球PCB產業總產值回升至735.65億美元,實現了5.8%的同比增長?。
在中國市場,PCB產業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PCB圖形轉移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10億元,占全球市場的比重超過50%?。此外,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基地,2024年中國大陸PCB產值占全球總產值的55.74%?。
市場驅動因素?分析
?新興技術需求?:
?AI服務器?:高端多層板(≥18層)需求爆發,2029年全球銷售額或達50億美元;
?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推動車用PCB滲透率提升;
?產業鏈轉移?:全球超50%產能集中于中國大陸,成本與政策優勢顯著;
?政策支持?:國家將高端PCB(如HDI、封裝基板)列入鼓勵類產業目錄。
產業鏈分析
PCB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PCB制造和下游電子產品制造三個環節。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覆銅板、銅箔、玻纖布、樹脂等,這些材料的質量和供應穩定性直接影響中游PCB制造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中游PCB制造環節涵蓋設計、制板、裝配和測試等多個步驟,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對定制化生產、快速供貨和交付能力要求高。下游電子產品制造則是PCB的最終應用領域,包括通訊、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等多個行業,對PCB的品質和性能有著多樣化的需求。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共同推動PCB產業的持續發展。
行業競爭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
PCB(印制電路板)行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主要分為三個競爭梯隊:
?第一梯隊?:包括鵬鼎控股、東山精密、深南電路、景旺電子和建滔集團,2023年銷售額在100億元以上。
?第二梯隊?:包括滬電股份、勝宏科技、安捷利美維、崇達科技和興森科技,2023年銷售額在50-100億元。
?第三梯隊?:包括世運電路、奧士康、生益電子等企業,2023年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下?。
鵬鼎控股?:成立于1999年,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全球領先的PCB制造商之一,產品覆蓋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技術專利超千項,尤其在智能手機、服務器用板領域占據重要市場份額,為蘋果、華為等頭部品牌的核心供應商?。
?深南電路?:專注于高密度PCB、封裝基板及電子裝聯服務,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基站、航空航天等高可靠性領域。其在廣州的封裝基板項目已實現量產,在AI芯片配套高端板領域持續發力?。
?東山精密?:國內精密制造領域的綜合性企業,PCB業務聚焦高多層板與HDI板,與新能源汽車、通信設備廠商深度合作,海外布局加速?。
景旺電子?:以多層板、剛撓結合板為核心產品,市場覆蓋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其全國五大生產基地與全球化銷售網絡助力其穩居內資PCB企業前列?。
?健鼎科技?:全球知名電路板生產商,產品涵蓋資訊、通訊、消費電子等領域,以穩定品質與規?;a能力著稱?。
捷配PCB?:以“極速交付”和數字化服務為核心,打造“超級工廠”模式,整合多家工廠產能,實現小批量訂單1-2天交付,樣板準交率達99.59%?。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高端化加速?:
AI服務器推動18層以上PCB需求(2029年達50億美元);
車用HDI板滲透率提升(2025年全球規模76億美元);
?技術融合?:
新材料應用(高頻覆銅板、陶瓷基板)提升傳輸效率;
工藝微型化(線寬/間距≤50μm)滿足IoT設備需求;
?國產替代深化?:
政策驅動下,IC載板、高端HDI國產化率或突破30%;
?綠色制造?:環保材料(無鉛焊料)與低碳工藝普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