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大數據平臺和智能設備是其方向
醫療器械行業涉及到醫藥、機械、電子、塑料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而高新技術醫療設備的基本特征是數字化和計算機化,是多學科、跨領域的現代高技術的結晶,其產品技術含量高,利潤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國,國際大型公司相互競爭的制高點,介入門檻較高。
醫療器械產業伴隨人類健康需求增長而不斷發展,被譽為朝陽產業,是全球發達國家競相爭奪的領域。
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中,美國占到 40%多,歐洲占 30%左 右,日本占 15%-18%,中國僅占 2%。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 存在差距,但是中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醫療器械行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目前,發達國家醫療器械已經成為生物醫藥整體產業的重要力量,而在我國這一比例僅占兩成,展望未來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雖然我國的藥監部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市場采取重藥品、輕器械的監管政策,但在新醫改的背景下,“以藥養醫”體制正在被糾正,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缺乏監管,因此市場無序競爭嚴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運用“有收有放”的手段,一方面,強化過程監管和日常監管,突出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質量控制、安全管理等責任,對違法行為提高處罰幅度、加大處罰力度,用制度維護公平有序的生產經營秩序。
另一方面,進一步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鼓勵企業創新,開發更多優質產品,使醫療器械行業除了市場規模的正常成長之外,把握住進口替代化和升級改造這兩大機遇,加快戰略規劃與整合,形成“高精尖”科研分工和集約化發展。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到2020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出部署。
該規劃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和數字創意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國家產業發展新支柱。
其中,生物產業到2020年規模要達到8—10萬億元,而該產業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醫療器械方面。
醫療器械細分領域眾多,但極易觸碰天花板,多數細分市場規模在幾十億左右,平臺化發展將是主流。
互聯網醫療+智能設備:大數據平臺和智能設備(包括可穿戴設備和醫療機器人)將會是未來醫療器械服務發展的最大方向。醫療器械制造企業拓展醫療信息化、健康大數據、慢病管理平臺將是未來大趨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