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電子市場,其增速高于全球,車聯網成為國內外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必爭之地?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無線網絡和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今天的汽車的智能化、聯網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終端設備。車聯網是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領域的運用,車聯網項目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車聯網的實現,需要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人們開著不同品牌的汽車,使用不同的終端設備,產生大量的云數據后傳輸到一個統一的平臺,系統在進行共享、計算、分配之后,形成一個完整的車聯網體系。
近年來,車聯網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領域之一,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具有應用空間廣、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的特點,對促進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發展,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車聯網成為國內外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必爭之地,進入產業爆發前的戰略機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車聯網技術向著智能化、網聯化方向演進,車載操作系統、新型汽車電子、車載通信、服務平臺、安全等關鍵技術成為研究熱點。車聯網產業鏈條長,角色豐富,跨界融合特征突出。
通過對車聯網市場現狀分析,目前汽車產業已形成共識,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生產方式向互聯協作的智能制造體系演進,服務模式呈現信息化、共享化的趨勢,帶有鮮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網聯汽車正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最重要的創新載體。
中國的汽車電子市場,其增速高于全球。2015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約4090億元,2019年將超過7000億元,平均增速是15%,明顯高于全球9%的增速。此外,高端配置向中低端車型滲透的趨勢明顯,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也將帶動汽車電子產業發展。
通過數據分析,車聯網在我國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不僅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而且政府對于車聯網也提供了眾多的政策支持。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中,發改委把車聯網的智能終端傳感器列入國家重大項目之一,同時給予大量資金、政策上的扶持。
但是,這當中難免遇到不小的阻礙,比方說一些二三線城市道路信息不完善、公共信息公開程度低,信息來源渠道少;現有的4G網絡還無法應對大量數據的傳送;V2X行業通信標準還未正式出臺等等。
縱觀國外智能車輛的發展和現狀,都是以提高行車安全和行車效率為主要目的,以傳感技術、信息處理、通信技術、智能控制為核心,道路、汽車協調系統和高度自動化駕駛已成為現階段各國發展的重點,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我國的基礎技術、研發水平、相關產業鏈基礎在智能車輛領域還很薄弱,還處于駕駛輔助階段,未來將逐步過渡到部分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
車聯網產業的發展不可能只由一個產業來主導,新型車聯網將引入更為廣泛的產業合作者,現有產業鏈將面臨整合。在前裝市場方面,互聯網企業提供平臺資源和應用開發經驗,車廠提供車輛專業數據和接口技術,雙方共同開發物聯網平臺,結成產業聯盟向消費者收費。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