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養殖或是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最優解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的畜、禽、水產等農產品以及各種糧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大量涌進城市務工、生活,致使從事養殖業的農戶數量大幅減少,導致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規模化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生豬養殖是我國的傳統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豬產業一方面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和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等引致的需求強力拉動,另一方面因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菜籃子工程重要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強烈推動,使我國生豬產量長期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勢頭。
豬肉是我國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豬肉產量長期占全部肉類產量比重的60%以上,近10年來我國豬肉產量穩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國全年肉類總產量達8,540.00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299.00萬噸,占肉類產量比例為62.05%;而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16年我國豬肉的消費量為5,498.00萬噸。目前僅靠國內豬肉產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國內的需求。
長期以來,農戶散養是我國生豬養殖最主要的模式,養殖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對疫病的預測和防控能力不足,對豬場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較大,在生豬的生產管理過程中對使用抗生素等添加劑方面沒有嚴格的規范措施, 容易引起食品安全事故。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環保監管的日益嚴格,散養戶被迫退出生豬養殖市場,規模化養殖企業的優勢日益明顯。
規模化養殖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受地方政府的歡迎和支持。由于養殖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養殖企業對于地方政府的最大貢獻在于幫助增加農民就業、 提高農民收入。這種能夠帶動更多農業實現就業與增收的模式,更符合地方政府的扶持方向。
我國養豬業的整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尤其在生產效率方面差距較為明顯。以母豬年提供出欄生豬數量指標為例,荷蘭、丹麥等國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生豬約28頭,美國這一指標為22.7頭,而我國僅為15頭。除了生產效率,我國生豬的育種效率也亟待提高。近年來,我國的豬場幾乎引進了世界各地的優良種豬品種,但由于重引進,輕育種,并且缺乏高水平的育種企業,我國生豬育種效率仍然低于發達國家育種公司,引進種豬機能退化較快就是例證。因此只有提高生豬的生產和育種效率,才能提高我國在生豬養殖業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目前國內以散養為主的養殖模式是引發豬肉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散養情況下,政府監管部門無法對散養戶進行全面監管,豬肉質量和安全無法保證,生豬養殖過程中添加劑的濫用難以有效控制。這種情形客觀上促進了國內高端豬肉品牌的發展。
一方面,能夠打造高端豬肉品牌的都是規模化的養殖企業,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食品安全的違法成本極高,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對企業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規模養殖企業將食品安全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另一方面,規模化的養殖企業具備更高的養殖和育種水平,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培育出肉質和口感更好的肉豬,以迎合消費者需要,同時養殖成本也因為規模化的優勢而更低。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部分區域性的高端豬肉品牌,未來隨著生豬養殖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異地養豬模式的推廣,會有更多的高端豬肉品牌出現。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