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持續推動車聯網產業融合發展
2018年6月22日,“2018中日韓車聯網研討會”在山東青島八大關賓館隆重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工信部作為主辦單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并獲得青島市經信委、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萊西市人民政府、賽迪智庫世界工業研究所和通信產業報社的大力支持。研討會包括以“開放 合作”中日韓車聯網產業合作發展之路為主題的主論壇,中日韓車聯網國際合作研討閉門會和中國智能網聯G20峰會三個部分。 全球汽車產業深刻變革蓄勢待發,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逐步開發的中國汽車行業中,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等技術將如何發展?政府如何制定產業政策?企業將如何應對“四化“趨勢,IT技術如何與汽車深度融合?中日韓三國如何看待未來車聯網領域的競爭與合作?在上午的主論壇上,中日韓三國政府相關行業主管領導和三國領軍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未來中日韓車聯網產業的合作發展之路。 車聯網產業合作 將 鞏固中日韓三國產業合作基礎
工信部國際合作司亞洲處處長鄭凱首先上臺致辭,熱烈歡迎到場的國內外領導、專家和企業代表。鄭處長就中日韓三國在經濟和產業合作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中日韓目前已經建立了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部長級會議和工作層磋商為支撐的全方位合作體系。全球車聯網產業迅猛發展,在今年五月底的車聯網信息通訊部長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長建議中日韓在車聯網領域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機制,本次研討會就是落實這一倡議的具體舉措之一。鄭凱處長提到,“車聯網產業合作必定進一步鞏固中日韓三國產業合作基礎,拓寬經濟和產業合作領域,加深技術創新交流。展望未來,中日韓車聯網合作前景廣闊,將為三國人民帶來切切實實的福利”。
融合創新是未來汽車產業的常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曲大偉先生出席本次會議并致辭。曲院長對中國汽車產業現狀進行了回顧和介紹,中國2017年汽車銷量達2888萬輛,占全球銷量32%,新能源汽車銷量8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50%以上。可以說中國已經在電動化方面率先實現了產業化階段。而在發展智能聯網汽車方面,應對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國家和相關企業開展相關工作。國家不僅將車聯網列為“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還把智能網聯車聯網定義為人工智能的典型行業應用案例,各省市地區也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紛紛出臺符合當地車聯網發展情況和實施需求的政策。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的大背景下,未來開放、協作、融合創新將成為汽車產業的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基本方針。隨著更多的科技巨頭更深入的進入汽車的研發、制造各個環節當中去,汽車產業應該以一個更加開放的姿態來迎接一個時代的變化。
青島已成國內重要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將繼續助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發展
青島市島經信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中小企業局局長張琳先生代表青島市經信委致辭。張琳先生首先對各位領導和中日韓嘉賓致以熱烈歡迎,并對青島市汽車產業發展情況做出介紹。青島市作為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已經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2017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8萬輛,同比增長482.7%,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10%以上,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位于萊西的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獲得全國第一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許可,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框架全部展開,并促進傳統汽車產業逐步增長,萊西市的汽車產業集聚度達到30%以上。張琳先生表示,“萊西市將繼續鞏固汽車產業基礎,助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并積極推動前沿技術落地”。
智能網聯成為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中日韓三國合作日趨緊密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經濟部參事官福永茂和先生和韓國大使館商務一秘李尚殷先生上臺致辭。福永茂和先生代表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大使館致辭,首先回顧了中日韓三國之間在經濟、產業方面的合作。在汽車產業方面,今年7月份日本經濟產業省和中國工信部之間將建立汽車政策科長級的對話機制。雙方的合作,將有力促進兩國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等產業的發展。李尚殷先生表示,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平臺化是全球汽車的發展趨勢,汽車產業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以汽車ICT為基礎,中日韓三國要加強融合。中日韓三國不僅在地理上相鄰,在文化、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等方面也有很多類似點,所以三國間應該加強相關合作,打造更加安全和方便額車聯網汽車和新的商業模式。
工信部將持續推動車聯網產業融合發展
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趙策處長就工信部對車聯網產業的推進工作進行了介紹。車聯網涉及到車輛技術的發展,也涉及到信息通信技術的部署應用,更涉及到汽車電子技術的加速發展。工信部作為主管部門,重點開展了四項工作。第一是成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部級協調機制,第二是制定相關的文件,包含《中國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指南》以及正在準備的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第三是充分發揮基礎平臺作用、發揮協會和聯盟等行業組織的作用和國內示范區、示范平臺的作用,第四是解決重點問題,比如政策和標準問題、基礎設施問題、技術和應用問題和數據安全問題。在四個工作計劃的基礎上,趙策處長表示,“中國的產業部門也會積極的與國內的相關部門和國際的包括特別是中日韓三個國家的有關部門加強協作,認真傾聽來自產業界的聲音,認真解決需要解決的政策、標準、法規等方面的問題,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青島萊西成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熱土
萊西市商務局局長褚方曉先生結合萊西姜山新能源小鎮將萊西發展的重點項目和區域發展計劃進行了介紹。萊西位于青島北部,具備山東半島重要節點城市幾何中心的地理區位優勢、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優勢、良好的生態優勢和扎實的工業基礎。萊西立足綠色發展和中國制造2025,緊緊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突出萊西地域特色,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休閑旅游、生物醫藥以及物流幾大重點,這里面新能源汽車是我們下一步發展的一個重點。萊西為汽車配套的企業有將近160多家,借著傳統汽車產業這么一個基礎,我們提出了在姜山打造20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并規劃了2000余畝的核心區,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成功在萊西落戶,2016年實現了投產,去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生產了8萬輛,是全球單一品種新能源汽車產量最大的一個基地,今年8月份北汽新能源二期將建成,產能將達到30萬輛,是中國最大的,并且在萊西已經規劃了四個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圍繞新能源基地,萊西結合自身石墨資源優勢,配套了新材料基地。為更好的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萊西進行了基金小鎮的建設,籌集資金達600多億元,并且儲備11萬畝的土地資源。在資金和土地的基礎上,還在行政審批和項目后期服務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基于以上因素,多家新能源相關企業開始簽約并落戶萊西,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初步形成。
日韓將于2020年左右開始無人駕駛運營
日本汽車產業研究所的野村徹也先生和韓國汽車配件研究院智能汽車技術研究本部的郭秀珍先生對日韓兩國車聯網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日本政府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產業實施了多項政策,準備在2020年實現高速公路的無人駕駛、在2022年實現卡車的高速公路無人駕駛。野村先生重點介紹了日本在無人駕駛停車技術方面的工作,處于安全和推廣因素的考量,今年11月將在東京開展無人駕駛停車的實地測試,通過在停車場基礎設施的配合,實現停車的全自動化。韓國在平昌冬奧會上開展了無人駕駛車隊的運營,下一步將在2019年實現5G的商業化,主要服務目標是無人駕駛汽車。2019年將有無人駕駛公家車在大邱和首爾運營,2020年前投資一千億韓元,以實現其它無人駕駛車輛在城市的運行。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助力研發智能網聯汽車關鍵共性技術和平臺
來自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智能網聯汽車中心的戴一凡主任分享了中國車聯網的現狀和趨勢,以及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建設情況。戴一凡先生提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包括中國獨特的駕駛環境和駕駛行為、強大ICT和產業互聯網帶來的產業發展優勢、中國的體制機制優勢和國家信息數據安全問題。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在智能網聯方向,組建了國汽(北京)智能網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創新中心。創新中心首批選取七大共性技術和五大技術平臺作為研究重點。七大共性技術包括中國L4級自動駕駛汽車共性技術模塊、智能網聯汽車復雜系統體系架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研究、汽車人工智能技術、人機交互與共駕技術和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數據庫。五大基礎平臺包括高精度地圖基礎數據平臺、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基礎平臺、車載智能終端基礎平臺、車輛智能計算平臺和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基礎平臺。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迅速2017年市場規模首次超過100億元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許多城市的道路承載容量已經達到飽和,交通安全、出行效率、環境保護等問題突出。車聯網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對促進汽車、交通、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和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車聯網目前主要通過蜂窩通信技術實現,4G剛剛起步,V2X暫無商用化。據統計,截至2017年8月,我國共有683款車聯網終端獲工信部入網證。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在2014年為31億美元,到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了76.7億美元,較2014年增幅達147.42%。初步測算2017年車聯網市場規模約115億美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