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9%,比2023年下降0.7個百分點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生態環境部5日發布《2024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公報顯示,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29.3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2.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7.2%,比2023年上升1.7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9%,比2023年下降0.7個百分點。
2024年,我國重污染天氣明顯減少,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達到29.3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2.7%。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共222個,比2023年增加19個城市。2016年以來,我國PM2.5污染持續改善,平均濃度下降30.2%
公報同時指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不夠穩固,改善難度加大。國家二級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超過這一標準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湖南、湖北等地。
在水環境方面,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繼續改善。2024年,地表水I-III類水質斷面為90.4%,比2023年上升1個百分點。210個重要湖庫中,水質優良湖庫數量占比為77.1%,比2023年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太湖水質首次達到III類水平。
長江、黃河、珠江流域、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質持續為優。松花江水質首次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保持II類。
全國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優良水質比例為83.7%;劣四類水質比例為8.6%,主要分布在遼東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2024年,全國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土壤重點風險監控點重金屬含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2024年,全國生態質量指數(EQI)值為59.95,生態質量保持二類,這表明中國生物多樣性較豐富、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生態結構較完整、功能較完善。
在噪聲方面,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聲環境功能區晝間和夜間達標率分別為95.8%和88.2%。與2023年比,晝間達標率下降0.3個百分點,夜間達標率上升1.2個百分點。
公報還提到新污染物治理進展。2024年,生態環境部推動將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法規制定納入國務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預備類,推動將新污染物治理要求納入環評、監測、執法等現行環境管理制度,并針對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全氟化合物、抗生素等重點領域,印染、涂料等重點行業,啟動兩批17個省份共計23個新污染物治理試點項目。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