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產業在醫療體系中的地位淺析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教育、傳染病、慢性病防治、計劃免疫、婦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由政府財政提供資金,免費向居民提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是“小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
目前,我國社區醫療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但發展較為迅速。2004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僅占衛生機構總數的1.67%,衛生技術人員數占比也僅有1.78%,到2015年比重分別達到3.47%和5.58%。
圖表1:2004-2016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衛生機構數比例(單位:家,%)
注: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資料來源:衛生部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08-2015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衛生技術人員比例(單位:人,%)
注: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最新數據至2015年,下同。
我國社區醫療機構從設施、診療水平等客觀條件上與大醫院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一些社區醫療機構硬件匱乏、設備陳舊,甚至所處的外部環境太差影響了居民就診信心,并且許多社區醫療機構業務單一、技術水平偏低,普遍缺乏全科醫生和高級人才。
衛生部在“十三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中,明確將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可見,社區醫療產業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地位將顯著提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