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行業經濟環境數據分析
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邁上“70萬億”臺階,為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前三個季度同比增長均為6.7%,四季度同比增長6.8%。世界銀行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為2.4%左右,按2010年美元不變價計算,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然達到33.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居首位。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3%,第二產業增長6.1%,第三產業增長7.8%。產業結構更加優化,2016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1.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11.8個百分點。在第二產業內部,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8%,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2.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17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9%,國內生產總值為180683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654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70005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24億元,增長7.7%。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883元,增長8.3%。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149元,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554元,增長8.3%
“十一五”時期,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全面升級,各類消費支出均呈增長態勢,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的7943元增長69.6%,年均名義增長11.1%,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82元,比2005年的2555元增長71.5%,年均名義增長11.4%,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年均實際增長7.8%。
從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增長分析中可以看出,2008-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費用均高于農村居民人均醫療保健總支出,且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均逐年增加。
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969元,同比增長11.15%,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支出436.8元,同比增長33.99%,為2008年來最快增速;2014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和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支出額分別為1305.6元和753.9元,分別同比增長14.9%和12.8%。2015年全國居民醫療保健人均消費1205元,其中城鎮、農村分別為1458.2元、887.8元。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79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130元,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9.3%,農村為32.2%。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